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意昂2平台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文章強調,年輕幹部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必須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增強本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工作,不辜負黨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文章指出🚐🚃,要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始終是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黨🤦🏿♂️。這個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年輕幹部要牢記🎈,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理想信念堅定和對黨忠誠是緊密聯系的。理想信念堅定才能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對理想信念堅定的最好詮釋🪩。
文章指出👨🏿,要註重實際🛌🏻、實事求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問題🧏🏽♂️,也是黨性強不強問題🧑🏻🎄。從當前幹部隊伍實際看,堅持實事求是最需要解決的是黨性問題🐿。幹部是不是實事求是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講真話、講實話📘,是不是幹實事👰🏿、求實效。年輕幹部要堅持以黨性立身做事,把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作為黨性修養和鍛煉的重要內容,敢於堅持真理🙆🏿♂️,善於獨立思考,堅持求真務實。
文章指出,要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幹事擔事,是幹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黨把幹部放在各個崗位上是要大家擔當幹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擔當作為就要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決不能坐而論道、光說不練🦸🏻♀️。擔當和作為是一體的🦚🪺,不作為就是不擔當,有作為就要有擔當🧗🏼♂️。凡是有利於黨和人民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幹、堅決地幹👨🏻✈️。
文章指出,要堅持原則🤷🏿、敢於鬥爭👩🏼🔬。堅持原則是共產黨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個幹部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對共產黨人來說♤,“好好先生”並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義🈯️👷🏼♂️,出發點就有問題🔘,因為好的是自己🤹🏼💅🏽,壞的是風氣、是事業👀。共產黨人講黨性、講原則,就要講鬥爭👨🏼🏫。黨的幹部都要有秉公辦事🧟、鐵面無私的精神🌤,講原則不講面子、講黨性不徇私情👷🏿♂️。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
文章指出,要嚴守規矩、不逾底線。講規矩、守底線🥣📫,首先要有敬畏心🙁。幹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嚴以修身☠️,才能嚴以律己。我們共產黨人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義、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懷德自重,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個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當共產黨的幹部,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看得淡🗿、放得下👩👩👧👧。
文章指出,要勤學苦練、增強本領。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幹著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如果知識不夠、眼界不寬、能力不強🐭,就會耽誤事。年輕幹部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正處在長本事、長才幹的大好時期🦜,一定要珍惜光陰🟣、不負韶華👩⚖️,如饑似渴學習,一刻不停提高。
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習近平
今年是我們黨成立一百周年,全黨正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安排大家到中央黨校學習,接受比較系統的黨性教育和理論培訓,很有必要。中青班每期開班式,我都來講一講↖️,主要是同大家談談心,對大家提點要求。
第一🚣🏻♀️🤱🏻,信念堅定🛁、對黨忠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反復強調🧑🏻🎤,黨員🧖🏻、幹部必須堅定理想信念🎠。我之所以反復強調這個問題,是因為一段時間裏🫄🏿,受各種錯誤思想和糊塗觀念影響,有相當數量的黨員、幹部丟掉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只講功利不講理想、只講私欲不講信仰了💆♀️。
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始終是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黨✳️😌。這個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我一直強調,對我們黨的理想信念,不要語焉不詳,不要吞吞吐吐,而是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講🧔🏻。共產黨一旦丟了自己的理想信念🔣,那就同其他政黨沒什麽本質區別了,就會失去精神動力和精神紐帶,就會成為烏合之眾,難逃失敗的命運。所以,我反復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共產黨人如果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必然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對黨員幹部來講,是有堅定理想信念,還是滿腦子功利私欲🥓,決定著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行為舉止💁🏼♂️。黨員幹部有了堅定理想信念💿,才能經得住各種考驗,走得穩、走得遠;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就經不起風吹浪打,關鍵時刻就會私心雜念叢生,甚至臨陣脫逃。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幹部精神空虛、意誌消沉🤯、心為物役,信奉金錢至上、名利至上、享樂至上,少數人更是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手段,墮入腐敗深淵,說到底都是理想信念動搖所致🧑🏼🌾。
我常說要修煉共產黨人的“心學”,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求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形成堅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也不是自己認為堅定就堅定的👎🏽👲🏿,而是要在鬥爭實踐中不斷砥礪、經受考驗,而且這種考驗是長期的,很多時候也是嚴酷的,是要終其一生的。無數革命先烈走上革命道路👶🏿,首先是他們為了救國救民不斷探尋真理,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最近播放的電視連續劇《覺醒年代》🧚🏻,生動展示了我們黨早期領導人📌,面對風雨如磐的鬥爭形勢,面對各式各樣的主義😰,最終堅定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大家可能都看了。李大釗說🤱🏿:“人生的目的🧑🧑🧒🧒,在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李大釗面對劊子手的屠刀,大義凜然,慷慨就義🤸🏽♂️,以行動證明他的理想信念是無比堅定的。從黨的百年歷史看🙂👰🏿♀️,千千萬萬黨員經過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走到了最後,無數黨員為了理想信仰獻出了寶貴生命🤟🏿,也有不少人在艱苦條件和殘酷鬥爭中動搖甚至背叛了自己的理想信仰🚶♀️➡️。參加黨的一大的13人中🌷,王盡美🐻❄️、李漢俊、鄧恩銘、何叔衡、陳潭秋5人犧牲,有人脫黨,也有陳公博、周佛海👨🏼⚖️、張國燾3人變節叛黨。大浪淘沙乃歷史規律♞🐶。正如魯迅所說:“因為終極目的的不同,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於進行,則愈到後來,這隊伍也就愈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年輕幹部要牢記,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甚至背叛初衷肯定會出大問題🏧。
理想信念堅定和對黨忠誠是緊密聯系的🪩。理想信念堅定才能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對理想信念堅定的最好詮釋🚱。小說《紅巖》中劉思揚的原型劉國鋕🧑🏻🦰,出生於四川一個富裕家庭,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特務勸他,只要交出組織、登報脫黨,馬上可以釋放🙎🏼。面對勸誘🦒,他斬釘截鐵回答😘,我死了有黨,等於沒死🆚;我如出賣組織,活著又有什麽意義。陳毅同誌把“革命重堅定”作為一生的座右銘。南昌起義時他沒有趕上,後來沖破重重難關找到了起義隊伍➝,到天心圩時隊伍只剩下800人🚣,他協助朱德同誌收攏了部隊,並對大家說:“在勝利發展的情況下,做英雄是容易的🧑⚕️;在失敗退卻的局面下,做英雄就困難得多了。只有經過失敗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們要做失敗時的英雄。”對黨忠誠就是要這樣,無論順境逆境🆓,都鐵心跟黨走、九死而不悔。
檢驗黨員幹部是不是對黨忠誠,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為黨和人民事業沖鋒陷陣🤛🏽、舍生忘死,在和平時期也有明確的檢驗標準🤐。比如,能不能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不能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能不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能不能堅持黨和人民事業高於一切,自覺執行組織決定👩,服從組織安排,等等🧑🏿🌾😓,都是對黨忠誠的直接檢驗🪝。長期以來😲,我們黨有一個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就是黨叫幹啥就幹啥👎🏼、黨讓去哪就去哪,哪裏有事業哪裏就是家,沒有二話、毫無怨言🤸🏽♂️。今天,我們依然要大力發揚這種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現在,有的幹部只願意待在“北上廣”,不願意到“新西蘭”。這種態度就不能說是理想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了。組織上安排年輕幹部去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是信任更是培養,年輕幹部應該以此為榮🎻、爭先恐後,而不是拈輕怕重☝️、挑肥揀瘦、患得患失、討價還價🫃🏻。在黨組織安排的工作面前猶猶豫豫😎、想這想那🉑,這樣的幹部是不能重用的!到了關鍵時候是要出問題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練,不經風雨🏊♀️、不見世面是難以成大器的😆。
第二,註重實際、實事求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毛澤東同誌早就指出🌍:“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這是一切共產黨員所必須牢牢記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們所犯的錯誤👮🏻♀️,研究其發生的原因🐏,都是由於我們離開了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主觀地決定自己的工作方針➾🧹。”毛澤東同誌講得很有針對性。黨的十八大之後,我明確提出“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並在全黨開展了專題教育,其目的也在於此。黨中央提了很多要求,都要持之以恒貫徹落實好。
堅持從實際出發👂🏼,前提是深入實際🧏🏽、了解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同樣,只有有實事求是的態度才能重視深入實際🔯、了解實際。要了解實際👩🏿💻,就要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現在,各方面對調查研究是重視的,但還要下更大功夫🥈,關鍵是把調查研究做深做實,避免浮在表面🫛、流於形式👥。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近的遠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幹部群眾表揚和批評都要聽🤸🏻♀️,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現在通信很發達,通過打打電話、發發微信👓👨🏽🦲、看看材料也能了解很多情況,但畢竟隔了一層🦜,沒有現場看、當面聽🤟🏿🚶➡️、直接問和“七嘴八舌式”的討論來得真實鮮活。過去常用的“蹲點調研”👩🏽⚖️、“解剖麻雀”的調研方式依然是管用的🤴🏻。我們現在搞的各種試點,成功了再逐步推廣🦶,這就是“解剖麻雀”的方法🦋🟦。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聽真話♦️✖️、察真情,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不能搞作秀式調研、盆景式調研🛠、蜻蜓點水式調研🧕🏻,“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是不行的!這就是嚴重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找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要用好交換🍯、比較、反復的方法,重視聽取各方面意見包括少數人的意見⛏、反對的意見,立體式地進行分析🔆、三思而後行,防止自以為是、一得自矜。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能聽到不同聲音不是壞事🔡,經過多次“否定之否定”的過程,進行的思考、作出的決策才能符合實際👨🍼。
我提出精準扶貧戰略,就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脫貧是貧困群眾的殷切希望🧑🏽⚕️,也是老一輩革命家的長期願望⤴️。如果不能做好脫貧工作,我們就對不起貧困地區的老百姓,也對不起老一輩革命家。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我就到河北阜平縣考察脫貧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而且年年去、常常去,直接到貧困戶看真貧🔔👎🏻、扶真貧🧗🏼♂️𓀑,直接聽取貧困地區幹部群眾意見,不斷完善扶貧思路和扶貧舉措🙍🏼♀️👨🏿🌾,不斷推進工作,帶著感情去抓👸🏼,帶著踐行宗旨的承諾去抓👨🏼🎤,最終在全黨全國共同努力下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貧困地區廣大群眾高興了,老一輩革命家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安慰🚨。
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問題🆒👍,也是黨性強不強問題。從當前幹部隊伍實際看,堅持實事求是最需要解決的是黨性問題。我父親講過👘,“我們黨講黨性,我看實事求是就是最大的黨性”🚣🏿♂️。1943年,延安開始審查幹部運動🙋🏻♂️,在當時國民黨反動勢力對革命根據地大肆進行滲透破壞的情況下,對幹部隊伍進行認真審查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過分嚴重地估計了敵情🎙,特別是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康生推行極左方式🥖、大搞“逼供信”🤏,使審幹工作發生了嚴重偏差,造成了大批冤假錯案。我父親當時是綏德地委書記,了解到綏德師範學校出現了不少學生迫於體罰逼供壓力“假坦白”的事🧜🏻,感到非常痛心❇️。他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慎重提出要把思想認識問題和政治立場問題區分開來🤵🏽♂️,避免審幹工作中的“擴大化”錯誤,並向黨中央和西北局如實反映了有關情況,建議黨中央及時製止“逼供信”、糾正“左”傾錯誤🧐。在當時情況下,這樣做是冒著很大政治風險的,而我父親甘冒這個風險🖕🏻,就是因為他認為對黨忠誠就不要說假話。縣委書記的好榜樣谷文昌也是實事求是的典範。東山縣是1950年5月解放的,國民黨在敗退臺灣前從東山瘋狂抓壯丁👩🏼🍳、充兵源,僅有1萬多戶人家的東山就被抓走了4700多名青壯年,解放時這些壯丁家屬被定為“敵偽家屬”。時任東山縣第一區工委書記的谷文昌則認為,壯丁們是被國民黨綁走的,他們的家屬是受害人✍️,建議把“敵偽家屬”改成“兵災家屬”😗,後來上級采納了這個建議,並決定對這些家屬政治上不歧視、經濟上平等對待、生活困難給予救濟,孤寡老人由鄉村照顧。1953年7月,國民黨部隊1萬多人突襲東山,而我們守島部隊不過千人,兵力懸殊,但東山軍民眾誌成城👩🏻🎨,最終取得了保衛戰勝利。兵災家屬說:“國民黨抓走我們的親人,共產黨把我們當成親人養💓。哪怕做鬼,我也願為共產黨守島!”得民心者,靠實事求是。
幹部是不是實事求是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講真話、講實話😽,是不是幹實事🚫、求實效。那些見風使舵、處事圓滑的人,那些掩蓋矛盾、粉飾太平的人,那些花拳繡腿👩🏽✈️、不幹實事的人,那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者,都有私心雜念在作祟。年輕幹部要堅持以黨性立身做事🧑🏿🔧,把說老實話𓀎🤲🏻、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作為黨性修養和鍛煉的重要內容,敢於堅持真理👳🏿,善於獨立思考♦︎,堅持求真務實👊🏼。這對黨和人民事業有益,對個人健康成長也有益。做人老實不是愚鈍,做事踏實不會吃虧。對黨不忠誠,做人不老實👫🏻,就會生出取巧之心,就會去搞拉關系、走門路🖕🏿、權錢交易等投機鉆營那一套,最終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三,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幹事擔事,是幹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黨把幹部放在各個崗位上是要大家擔當幹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發展穩定工作那麽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擔當作為👨🏽🦳。如果不擔當、不作為,沒有執行力、戰鬥力,那是要打敗仗的。
擔當作為就要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決不能坐而論道、光說不練。我多次講過兩晉學士虛談廢務的故事🧑🔧,王衍就是其中一個代表人物👦🐌,可謂舌辯滔滔、無人能及。西晉末年🤾🏻♀️,羯族首領石勒起兵進犯洛陽,王衍作為太尉隨軍前去討伐👨🦳,結果兵敗被俘🔐✍🏽。石勒問他西晉潰敗的原因,他百般為自己開脫👩🏿🦱,說自己從年少時就不參與政事。石勒斥責他🤷♂️:你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少壯登朝,至於白首,怎麽能說沒參與朝廷政務🌭,“破壞天下,正是君罪”👧🏿。後來,王衍被石勒派人殺死🏄🏼➡️,王衍臨死前哀嘆,如果自己平時不是追求虛浮、而是努力做事🌁,也不至於到這個地步。現實中,此類誇誇其談、不幹實事的人也很多。比如🫅,有的唱功好、做功差,工作落實在口號上,決心停留在嘴巴上🙎♀️;有的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應景造勢、敷衍應付🦸🏽♀️;有的消極懈怠、得過且過,上面推一推才動一動,不推就不作為;更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欺上瞞下、弄虛作假。今年以來,一些地方在疫情防控、抗擊自然災害🧎、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核查下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幹部作風不務實、工作不紮實、責任不落實👌🏻。
擔當和作為是一體的🥭,不作為就是不擔當😷,有作為就要有擔當🧚🏼。做事總是有風險的💇♂️,天底下哪有那麽多四平八穩、順風順水的事。正因為有風險🏭,才需要擔當🦂。如果工作都那麽好幹,誰上去都能幹🫷🏽,那還要什麽擔當呢⛹️♂️?事物往往就是這樣,越怕事越容易出事🧑🦯,越想繞道走矛盾就越堵著道。相反,只有豁得出去、敢闖敢幹,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決心🤷♂️,真刀真槍幹,矛盾和困難才可能得到解決。我在福建工作時👴🏽,針對福建是林業大省🦅🦨、廣大林農卻守著“金山銀山”過窮日子的狀況,為解決產權歸屬不清等體製機製問題🧑🏻🦳,推動實施了林權製度改革。當時🍂,這項改革是有風險的,主要是上世紀80年代有些地方出現了亂砍濫伐的情況,中央暫停了分山到戶工作🦼。20多年過去了,還能不能分山到戶👨🏽🦲,大家都拿不準📱。經過反復思考🧜🏽,我認為,林權改革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這個問題不解決🧑🏻,矛盾總有一天會爆發,還是越早解決越好,況且經濟發展了、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亂砍濫伐因素減少了🦁,只要政策製定得好🌘、方法對頭,風險是可控的。決心下定後🏃🏻➡️,我們抓住“山要怎麽分”🥹、“樹要怎麽砍”、“錢從哪裏來”🚮🔁、“單家獨戶怎麽辦”這4個難題深入調研、反復論證💷,推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形成了全國第一個省級林改文件。2008年中央10號文件全面吸收了福建林改經驗。做事要有魄力,為官要有擔當🙅🏻。凡是有利於黨和人民的事𓀘,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幹、堅決地幹,正所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幹事業🖕🏼、抓改革,必然觸動現有利益格局,動一些人的奶酪👩🏻🦽➡️,以致引發一些爭議🧘🏼♀️。要幹事,要改革,要解決矛盾,有些爭議乃至責難是難免的,把石頭扔進水裏都會激起漣漪👟,更何況是想做成一番事業?因為怕爭議而縮手縮腳,該幹的也不幹🏐,這不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態度。對來自各方面的爭議🥞,應該冷靜對待、理性分析,如果認準了做的事是對的🫅🏽,實踐也證明是對的,就不要打退堂鼓,哪怕背黑鍋、遭罵名也義無反顧,同時要做好解疑釋惑、凝聚共識的工作🤌🏽,最大程度爭取理解和支持。如果別人的批評有合理之處🚉,就要虛心接受📯🤲🏽、積極改進,使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更科學更完善。做事情◀️,意誌力、堅忍力💒、自製力很重要,膽略謀略很重要👴🏽😂。很多事情堅持下來了💍、做成了,爭議自然就煙消雲散了🧙🏿♂️。
第四🔯🏂🏽,堅持原則🐩、敢於鬥爭。堅持原則是共產黨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個幹部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現在,一些幹部錯誤理解“和為貴”,一味講“寬容”、講“和氣”💨,當老好人📧,對政治原則問題含含糊糊,對大是大非問題做“開明紳士”,對不良現象聽之任之🙅🏻,還有的八面玲瓏、左右逢源,說話辦事看來頭、看風向🤚🏽,隨波漂🍆,隨風倒,這同黨性原則是背道而馳的,必須堅決糾正。
對共產黨人來說,“好好先生”並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義的人🤹🏻♀️,沒有公心、只有私心,沒有正氣、只有俗氣💇🏽♂️,以為“堅持原則是非多、碰到硬茬麻煩多、平平穩穩好處多、拉拉扯扯朋友多”👌。自古以來✌🏼,人們就對這種人嗤之以鼻🧍🏻♂️。孔子說:“鄉願👮🏼♂️,德之賊也。”就是說那些不分是非、不得罪鄉裏的“好好先生”➡️,其實是破壞道德的人🦐☝️。孟子認為這種人“同乎流俗🧚🏻,合乎汙世”🪑🥤。《紅樓夢》裏則以一句“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把這種人刻畫得入木三分。奉行好人主義🖌🧑🏿🔧,出發點就有問題🏌🏿,因為好的是自己,壞的是風氣、是事業。大量事實表明🫱🏼🫨,一些地方和單位正氣不彰、邪氣蔓延☝🏻🏈,工作局面長期打不開🤽🏿♀️,矛盾問題積累一大堆,同好人主義的盛行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們黨歷來提倡團結🌌,但團結是通過積極健康的思想鬥爭達成的,不是無原則的一團和氣🤸🏼。共產黨人講黨性、講原則,就要講鬥爭。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能含糊、決不能退讓🧕🏽,否則就是對黨和人民不負責任,甚至是犯罪。
大是大非面前要講原則,小事小節中也有講原則的問題。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大家生活在社會上,都有親戚👍、朋友👩🏼🍼、熟人🚎、同事💇🏽♀️、上級、下屬等,推進工作、解決問題時時都會面對原則和人情的選擇。原則跟人情能夠統一當然最好🤲🏿,但二者不能統一時我們要毫不猶豫堅持原則🧑🏻⚖️,決不能遷就人情。黃克誠同誌擔任中央紀委常務副書記時提出抓黨風要“不怕撕破臉皮”。跟隨他轉戰多年的老部下,在京西賓館用公款宴請👞,他照樣硬起手腕處理🤟🏻。當時的商業部部長到豐澤園飯莊請客吃飯而少付錢,他派人查實情況後🔴,不但通報全黨🧑🏿🚒,還在《人民日報》上公開披露🗳🌆。黨的幹部都要有秉公辦事、鐵面無私的精神,講原則不講面子、講黨性不徇私情➖🎊。
鬥爭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鬥爭是不切實際的。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
第五😡,嚴守規矩、不逾底線。這個問題,我是“婆婆嘴”反復講,今天還是要敲敲木魚、念念緊箍咒。我們黨培養一名幹部不容易,如果幹部把不住自己,走上違紀違法的邪路,那就辜負了黨的培養和信任了。我看到一些領導幹部腐敗墮落的材料🌪,是感到很痛心的,恨鐵不成鋼啊🤦🏼♂️👩❤️💋👨!前段時間👩🎤,我看了一個材料👩🏼🚀,反映一些年輕幹部“前腳剛踏上仕途,後腳就走入歧途”,剛成為單位骨幹或走上領導崗位就陷入貪腐,不是晚節不保,而是早節就沒保住。大家要引以為戒,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
講規矩、守底線,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腐敗現象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重拳出擊、整治到底👨🔧、震懾到位👨🏽⚖️,但仍有一些幹部我行我素、頂風違紀。他們不是不知道紀律規矩,而是根本沒有敬畏之心。他們所犯的哪一項不是黨紀國法所明令禁止的?所作所為的哪一件沒有前車之鑒🧛🏽🧑🏻?古人講:“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沒有敬畏之心,就什麽亂七八糟的事都幹得出來。有的人幹了那麽多駭人聽聞的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知敬畏!幹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不能在“月黑風高無人見”的自欺欺人中亂了心智🧏🏿♂️,不能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語中迷了方向🏊🏽,不能在“富貴險中求”的僥幸心理中鋌而走險,不能在“法不責眾”的錯誤認識中恣意妄為🧛♀️。
嚴以修身,才能嚴以律己。一個幹部只有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擰緊了,把思想覺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從不敢腐到不想腐🏧。明代理學家薛瑄認為清廉自守有三種境界🧑🏽✈️:見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尚名節而不苟取者,其次也;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為下也。我們共產黨人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義、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懷德自重,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個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優秀地委書記楊善洲就是這樣的楷模🫑,一輩子為民造福,一輩子克己奉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許多人家建起了土木結構的瓦房,但他家仍住在茅草房裏🏺,面對老屋漏雨,他跟家裏人說:“我沒有錢,你們要暫時克服困難👳♀️,漏雨就買幾個盆接一下。”1992年📑,他在大亮山林場蓋起了第一間磚瓦房,卻讓給了新來的技術員,自己仍住在油毛氈棚裏。有一次他下村住在一戶農家✊🏼,這家人覺得夥食差🚦,對不起他,偷偷退回兩角飯錢,他硬是趕了一百裏夜路還了回去🚵🏿♀️。在一些人眼裏,他就是個不講究吃穿住行的“傻子”👳🏿。他卻說,“有人說我是自討苦吃,其實你們不知道我有多快樂”,“如果說共產黨人有職業病💡,這個病就是自討苦吃”。這種艱苦奮鬥、以苦為樂的精神永不過時📑,永遠需要發揚🤸🏼♂️。當共產黨的幹部👴,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看得淡🚴🏽♂️、放得下🚶🏻♂️➡️,不能搞“千裏來當官👯♂️,只為吃和穿”那一套,那是不會有什麽出息的!
第六🔒,勤學苦練🚉、增強本領。“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幹著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如果知識不夠、眼界不寬💣、能力不強,就會耽誤事👨🏿🍼。年輕幹部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正處在長本事、長才幹的大好時期🚮,一定要珍惜光陰、不負韶華🧸,如饑似渴學習,一刻不停提高🏺。
向書本學習,是豐富知識、增長才幹的重要途徑。毛澤東同誌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他日理萬機📈#️⃣,但仍見縫插針讀書,理發時也讀,還幽默地對理發師說🧑🦽:“你辦你的公,我辦我的公,咱們互不幹擾。”我們要發揚這種“擠”和“鉆”的精神,多讀書🐍、讀好書,從書本中汲取智慧和營養,不能自我感覺良好、不屑學習,不能借口工作太忙、放松學習,不能為了裝點門面🗜、應付學習。抓好學習,有一個學什麽、怎麽學的問題。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什麽都去學,幹部要結合工作需要學習,做到幹什麽學什麽、缺什麽補什麽。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社會、管理🙎🏻♀️、生態、國際等各方面基礎性知識,學習同做好本職工作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完善履職盡責必備的知識體系🙍🏻🚯。
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黨和國家事業涉及面很廣,領導幹部也不是總在一個崗位上工作,都要學過了😢、學好了再來幹是不現實的。堅持在幹中學🐰、學中幹是領導幹部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新中國成立之初組建海軍⚂,黨中央決定肖勁光同誌擔任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同誌從沒接觸過海軍🧛🏼♂️,自己還是個“旱鴨子”,但他邊幹邊學,使我國海軍從無到有🧏🏿、迅速壯大,出色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任務。許多從戰爭年代走來的老一輩革命家也都是在實踐中成長為經濟、科技🏊♀️、外交等領域的行家裏手的。“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有同誌經過一番實踐歷練後說了一句話,越幹越會幹、越幹越能幹👩🏽🎤、越幹越想幹🐊🚴🏼♂️。當然↖️,同樣是實踐⛈,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於總結思考🧍🏻,收獲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樣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機械做事,陷入事務主義,是很難提高認識和工作水平的✋🏽。
以上我強調的幾點👩💻,都是年輕幹部健康成長要解決好的課題👩🏽💼。大家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希望大家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增強本領,不要走偏🎺、不要落伍👨🏽🚀、不要掉隊,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工作🕺🏿,不辜負黨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講話的主要部分🍣。
原文來源:新華社 求是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2-01-31
原文鏈接🥣: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201/t20220131_16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