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來,個別領導幹部和官員被一些人以不正當手段誘導,不當言行在網上曝光的現象時有發生。下套設局🧑🍳,既發生在商人與官員之間,也發生在下級與上級甚至同僚之間。設局者常以金錢美色來誘惑“入局官員”🐦🔥,掌握其把柄後🐌⏸,或脅迫其進行利益輸送🐙,或公之於眾打擊報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對在中央黨校研修的縣委書記們說的:“各種誘惑、算計都沖著你來,各種討好🐈、捧殺都對著你去🏃,往往會成為‘圍獵’的對象🏊🏽♀️。”
中了招⚗️、著了道的官員在受到法紀處理時往往憤懣,認為自己不是主觀故意,而是中了圈套、受了委屈🤵🏽♂️。然而,中圈套是真,受委屈卻站不住腳🧼↘️。主動違紀也好👲🏻,被引誘犯錯也罷,只要有板上釘釘的違紀之實,冤也就無從喊起。如今,設局下套的手法越發精密,情景越發隱蔽,許多人感嘆“防不勝防”🍲。其實,有效防範真的很難麽?只要身有正氣,潔身自好🏞,任何“局”皆可破✅➾。
從設局的原因上來說🚵,“圍獵”方式雖有花樣翻新,其根源無非“利益”二字:因利益糾葛而下套📝,因利益訴求而設局。既然下套設局根源於“利益”二字,就應從“利益”出發來防範🗞:首先,遠離歌廳、酒店🍝、會所等“名利場”,要想不濕鞋,別在河邊走🪣;其次🫵🏻,私人交往中自覺與職權所涉及的工作對象🐳🙋♂️、監督對象、公共資源轉讓對象保持適當距離,不赴其宴請、不受其施惠;最後➰,遠離利誘情境🛋,色相紛雜、曖昧不清的氛圍裏生不出凜然正氣,“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見人辦事越是敞亮明快,才越能正道直行。
從製度上而言♉️,則需要構築完備的利益沖突回避製度,借鑒有益國際經驗,結合國情特質🈺,細化規定情形♋️🧕,使全體公職人員皆能按圖索驥、明晰言行規範和行為邊界🥒🤦🏿,牢記原則底線並對照檢查自身🦶。
“先慎於己而後彼,先正己身而後治🧑🏽🎨。”應該承認,官員也具有普通人的缺點和弱點,再完善的製度終究無法涵蓋復雜的現實狀況。所謂無欲則剛,官員要想真正打造金剛不壞之身🤞🏽,必須身上有正氣、心中有規矩。只要正氣在身、秉性正派,歪風邪氣自然近不得身;只要規矩在心🏊🏽、常念道德緊箍咒,面對誘惑自然氣定神閑👩🏻🚒。
“禁藏於胸脅之內,而禍避於萬裏之外。”從根本上說🩵,任何的外在情境,都不如在心中鐫刻下“對黨忠誠👷🏼♂️、個人幹凈、敢於擔當”這一句話🧙🏽♂️。“忠誠幹凈擔當”六字訣🤾🏽,就是在金錢權力美色等各種誘惑之前不墮落、設局下套圍獵等復雜環境之中不動搖的定海神針。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