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遲來的懺悔。
“我每每看到起訴書,都在反問我自己🤷🏿♾,這是我嗎?怎麽會到今天?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這是哪裏呀?我怎麽會墮落成這樣呢?”
9月24日,河北廊坊中院庭審現場🤲,劉鐵男痛哭流涕地自我剖析🫱🏼。
劉鐵男大起大落的人生軌跡讓人唏噓不已👨🏻🦰。他在陳述中的深深悔過🖋,雖無法減輕他的罪責👄,卻給廣大黨員幹部帶來諸多思考和警示。
思考一:如何看待理想信念
——“我從一個鋼鐵工人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背負著組織的信任、人民的重托,但後來放松了要求,價值觀出了問題👩❤️👩。”
我們黨每培養一個幹部🚶♀️,都要經過嚴格地考察🎎、系統地培養。劉鐵男也是這樣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1976年,劉鐵男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仕途初期體現出的作風和展現出的能力,讓他“多次獲得過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
從官方公布的履歷看,劉鐵男的仕途,起步於國家計劃委員會。曾就讀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專業的背景,給一位同事留下了“專家型,喜歡談論學術問題”的印象。
1996年至1999年,劉鐵男擔任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經濟參贊。一位和他在日本期間熟悉的學者稱🤽,劉鐵男雖當時比較低調🧗🏻,但可以看出非常懂行🧝🏼♀️,“和後來媒體上看到的劉鐵男形象截然不同。”
執掌國家能源局期間,劉鐵男開始膨脹。一位能源研究學者依然肯定了他✫,認為他在控製能源總量、分布式能源的推動、頁巖氣開發的推動方面,還是做了工作的,特別是能源“十二五”規劃🦹🏻♀️💆🏼,“條理較為清晰,認識也到位”🤽♀️。
不得不說,曾經的劉鐵男📙,是個想幹事業的人。用他在陳述中的話講🍆,“如果時間能倒流,我應該做兩袖清風、心無旁騖幹事業的人。我以前確實是這樣一個人。”
如果😣,沒有如果;時間,也無法倒流。
一名黨員過去優秀不等於現在優秀,現在優秀不代表永遠優秀。劉鐵男隨著職位升高、權力變大🧶,逐漸忘卻了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忘記了在黨旗下說過的錚錚誓言,黨員意識淡漠🚴🏻♂️,個人意誌滋長,開始變得“說一不二”,“心思很難琢磨”🫶🏽🔕,“官腔十足”。
理想信念看起來抽象,卻無時無刻不在支配著人的行為。面對紛繁復雜的利益誘惑,面對蜂擁而至的“商人朋友”,劉鐵男的價值觀、權力觀出現了扭曲👼🏽,混淆了公私界限🖼,變得“利令智昏”,終因“貪腐行為害了自己”。
失去自由的時候👵🏽,才能真切體會到自由的可貴🕞。劉鐵男說🛅,在過去立案、偵查的十幾個月裏,包括到庭上🦝,自己始終都處在沉痛地懺悔和自責中,每次的詢問都像鞭子一樣抽打著他的靈魂。
“我每天靠什麽支撐?我曾是共產黨員🥳,作為反面教育,我要支撐好。”在這個時候才想起曾經的黨員身份🧄,悔之雖晚🛹,卻值得深省!
思考二:如何看待黨的紀律
——“我如果按照黨的紀律嚴格要求,也不會犯法🛕。”
起訴書列舉的一件件事實🦸🏼♂️,連劉鐵男自己都感到觸目驚心——
2002年至2012年間,劉鐵男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項目審批🧚🏿、設立汽車4S店等方面謀取利益,單獨或與其子劉德成共同非法收受財物共計價值人民幣3558萬余元。
劉鐵男說🏋️♂️,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沒認清是在違法還是在違紀,“我如果按照黨的紀律嚴格要求,也不會犯法⛴🩸。”
人之將判,其言也誠。劉鐵男如果早一點認識到這些,不至於走到今天這一步👩👧👦。
國有國法,黨有黨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員幹部除了遵守法律之外,還必須遵守黨的紀律👨💼。黨紀嚴於國法。黨員幹部違法犯罪,必定先違反了黨的紀律。幹部出問題,都是因為對紀律的突破🙏🏼。因此,可以說,黨的紀律看似約束⏫🤵🏽♂️,實際上是對黨員的最大保護。
“我對違法違紀存在僥幸或者明知故犯👩🏿🌾,明知違紀還要去幹就意味著違法🪃👆🏽。”最初✷,劉鐵男還是保持著一定的警醒,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僥幸心理逐漸占據了上風。
2005年,劉鐵男發現劉德成開上了一輛價值30多萬元的尼桑天籟轎車,就警覺地問:“車哪兒來的?”那時劉德成剛回國𓀊,正跟其他人合夥辦企業,回答道,是寧波中金石化董事長孫永根以其助理小王的名義買的🕝。
“我以為就是開公司嘛🪗🛄,是企業用車🗣,但我還是跟劉德成說趕快退回去♒️🤏🏿。”劉鐵男說,“但是後來公司不幹了🙍🏿♀️。車還沒送走,我想名字也不是他的🙌🏻,就沒有深究😄。”
正是對孩子的溺愛和僥幸心理👩💼,使劉鐵男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網友“厄爾沃倫”說🧑🏼🦳,人是復雜而多元的⚁⇢,可能被成就、職位、欲望暫時搞昏了頭,但唯有一點,黨紀國法的紅線不能越🤡!
王岐山同誌強調🧑🏼🎓🕵🏿,要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財經紀律和生活紀律等各項紀律。各級紀委要鐵面執紀,堅決查處違反黨紀的行為🧕🏽,確保紀律剛性約束0️⃣。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無論是誰,無論職務有多高,只要違反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劉鐵男的懺悔🔩,再次為廣大黨員幹部敲響了警鐘!
思考三🏄🏿:如何看待貪腐危害
——“與家庭相比,給組織造成的傷害是更大的。”
“無顏到九泉去見老父親,也對不起病重在床的老母親🦹🏽,對不起長期支持我工作的妻子……把孩子也毀了……”在歷數因貪腐對家庭造成的傷害後,劉鐵男說,“給組織造成的傷害是更大的”。
傷害的確更大!
習近平總書記曾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國家培養一個領導幹部比培養一個飛行員的花費要多得多,而更多的還是我們傾註的精神和精力。可見培養一個領導幹部多麽不容易,這其中不僅要算經濟賬👼🏿,還要算政治賬、民意賬📧🧑🦰。
王岐山同誌直言👨👩👧,查處黨員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對黨組織的傷害遠大於其個人付出的代價。
劉鐵男講,自己是“從一個鋼鐵工人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哪一步的歷練,不需要社會成本?哪一個平臺,不需要組織搭建👩✈️?這些都不是玩虛擬遊戲,而是真金白銀🧑🏻🎤,是實實在在的人力物力付出。然而✏️,一旦誤入歧途、滑向貪腐,組織之前所有的培養成本皆付之東流。
刨去培養成本,還有對我們黨的事業的嚴重傷害。劉鐵男說🤗:“我是搞經濟的……原本我可以用組織的培養發揮正能量的,但我損失了戰鬥力……”能走上省部級的高位👶🏻,如果不被蛀蝕🖨,都是國家的棟梁🕵🏿♀️。要不是利令智昏、大肆斂財🕵🏿♂️,劉鐵男原本可以在國家能源局局長的崗位上作出更多的貢獻。
對黨的事業的危害,不僅在於經濟上,更在於政治上👩🏻🎨、民意上。人民群眾對黨的真心擁護是最重要的執政資源,群眾又是從每一位黨員、幹部那裏來認識我們黨的。
“我的形象已經不是個人💇🏻♂️,代表共產黨員……”這一點,曾多次獲得過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劉鐵男深有體會。然而,一旦貪腐則千夫所指,挨罵的不只是貪官個人,群眾會說“瞧那個共產黨的幹部”。如此🟨,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會疏離,群眾對黨的支持和信任就會降低。網友“寄瓶堂”就說,“蛀蟲不除,國家基石就會被掏空”,而網友“philla2013”則認為🙅🏼,“嚴懲貪腐官員,才能重建政府公信”。
“通過我犯罪事實來教育更多的同誌們別走這條路👨🦳。有的同誌要懸崖勒馬,有的同誌要引以為戒……”所有的榮耀和光環已經褪去,劉鐵男的懺悔不乏真誠🧑🧒。
然而🥉,人生沒有彩排ℹ️,遲到的懺悔換不來“假若時光倒流,我就兩袖清風”。廣大黨員幹部當思之、鑒之,須臾不能忘記黨員身份🧭,克己奉公,忠於職守,不負組織培養,不負人民期望🧑🏿✈️。
(來源:中紀委網站 2014-09-26)